精诚书院
|收藏|设为首页
牢记嘱托践使命,青春寻访红旗渠 —精诚书院赴红旗渠开展这yong“豫”青春通识游学活动
作者:文/张欢欢 图/何庆伟时间:2023-07-11浏览次数: 12

为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足迹,紧密结合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7月11-13日,精诚书院组织师生10人以“渠”为主线,采取“诵、走、拍、访、唱”的形式,深入红旗渠开展通识游学系列活动。

游学纪念馆,诵时代新声

游学团队来到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风景区。首先,游学团来到渠上文旅,由渠上文旅负责人吴东泽为大家做以“青春寻访红旗渠,感悟红色印记”为主体的先导讲座,以导促学,以践促学。随后,游学团在红旗渠纪念馆参观学习,从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文资料、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文物到一个个还原工程全貌的沙盘模型,游学团成员仔细学习、认真记录,感受当年林州人民为改变恶劣的缺水条件,干部身先士卒,群众团结一心,手拿凿具开山修渠,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最后,游学团成员在馆内进行了诗歌朗诵,以“诵”的形式来表达对红旗渠建设者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深刻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红旗渠时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刻内涵。

重走红旗渠,忆初心使命

游学团一步一个脚印沿渠徒步3公里,从大山之中穿越而过并在沿渠途中拍摄红旗渠的地域风貌;用脚丈量、用眼发现、用心体会,重温峥嵘岁月。游学成员沿张家领、创业洞、团结洞、一线天、玉皇顶、青年洞路线,领略测量渠线、修渠英雄雕像、劈开太行山等修渠遗迹,这些悬挂在太行悬崖绝壁上的红旗渠让游学团成员倍感震撼。在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处,成员们追忆当年“十年青年十万兵,峭壁之上粗绳捆,一手持纤一手锤,凿穿悬崖得沟渠”的开凿场面,真切感受红旗渠工程的伟大与艰辛,切实领略到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拍红色vlog,展文化新颜

“你知道红旗渠有多长,工程量有多大吗?你知道修渠建设者试如何克服苦难的吗......”成员们在研学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的所有打卡点后,针对大家心中的疑惑精心制作了vlog视频《渠绕群山,精神动天》,视频中记录了红旗渠艰苦建设的历程和红旗渠精神孕育、形成的过程及时代意义。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感人的历史故事,诉说着半个世纪前浩大的工程建设、伟大的水利奇迹,传承着中国红色文化精神。 

访修渠老人,颂不朽丰碑

游学团出发前往姚村镇寻访红旗渠建设者,经过一路探寻来到姚村镇翟底村,找到了当年红旗渠建设者常计林老人,常老今年已经90岁高龄,但给成员们讲到当年修渠故事时自豪不已、慷慨激昂。常老从修渠的背景、修渠故事及修渠之难娓娓道来,大旱、连旱、凶旱......小米加野菜、甚至吃树皮,面对这样的困难境遇,空有一身劲的他在1958年加入到修渠队伍中,这一修就是10年,10年间他过家门而不入,吃住在石缝。修渠过程中最难的就是所有的修建全部都是靠人工,所有的修渠用料只通过人工搬运和毛驴运送,修渠过程异常艰辛。讲到在修渠中“老炮眼”时,常老多次哽咽讲不下去,因为他亲眼见到了炸药爆破中被炸的血肉模糊的身躯。当团队成员向常老表示都是00后时,他不禁感慨到,他们都生在了好时代,以前的苦日子已不复再来,也希望孩子们都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最后,常老表示游学团来的巧,当天恰逢自己90岁生日,回忆和自己一起修渠的杨贵、任羊成等都已离世,心中难免伤感,但是红旗渠精神将永垂不朽。

唱响新感悟,传红色精神

“竹板打,响连声,今天学习红旗渠......林州县,旱灾深,百姓生活苦在心,水贵如油日夜思,星火重铸林州魂......。三天的游学让游学团的每位成员领悟到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团队成员通力协作将红旗渠精神编成顺口溜《红旗渠精神代代传》并以快板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此方式将红旗渠精神铭记与心。游学团成员牛潇表示,祖辈的修渠之难我们试无法想象的,但通过这次探访我更加坚定作为新时代青年的初心和使命,我要像先辈们一样打磨意志,苦练本领,把青春热血镌刻在时代丰碑上。

通过本次游学活动,团队成员亲身感受到修建红旗渠的艰辛及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也深刻理解到红旗渠精神依然是鼓舞大家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动力,是滋养青年成长成才的宝贵土壤。精诚书院也将继续通过理论学习、精神宣讲、座谈交流的方式,并以课程相为依托进一步引领广大青年学习以红旗渠精神为代表的中国红色文化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锻炼过硬本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前行。















社会实践
Sincerity Acad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