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宅在家里有了半年的时间,在家里的生活是与学校截然不同的,关于个人的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但心理健康也是极为重要的。下面让我们来共同做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吧。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情绪有哪些?
1.焦虑。焦虑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是一种类似担忧的反应或是自尊心受到潜在威胁时产生担忧的反应倾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的不安感,是紧张、害怕、担忧混合的情绪体验。人们在面临威胁或预料到某种不良后果时,都有可能产生这种体验。而我们宅在家里久了,在与父母相处的不快和学习生活不易的双重压力下,总会感到焦虑不安,如何克服焦虑是一个问题。
2.愤怒。愤怒是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愿望相违背,或因愿望无法实现时,人们内心产生的一种激烈的情绪反应。这是大学生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处于精力充沛、血气方刚的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在情绪情感发展上往往容易产生好激动、易动怒的特点。往往有可能在一怒之下干出一些事后后悔不迭的蠢事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抑郁。抑郁症状不单指各种感觉,还指情绪、认知与行为特征。抑郁最明显的症状是压抑的心情,表现为仿佛掉入了一个无底洞或黑洞之中,正被淹没或窒息。其他感觉包括容易发火,感到愤怒或负罪感。抑郁常常伴随着焦虑,对所有活动失去信心趣,渴望一个人独居。近年来抑郁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一些不喜欢所学专业,或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失恋等问题的大学生易于产生抑郁情绪。
出现了情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调节?
1.养成良好生活方式
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是紧密相连的,不良生活方式可导致多种生理疾病;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过量饮酒,科学饮食,适度消费,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卫生习惯,做到多做多笑多运动。
2. 坦然面对
心理健康也跟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心理困惑只是成长正常状态,没有问题哪有成长可言,因而不必大惊小怪、怨天忧人,一切都放宽心。
3. 转移注意力
当不开心时,让自己忙起来,做喜欢的事情去改善心情。大胆的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比如跟家人朋友聊天、写日记、唱歌、找心理咨询师倾诉等。
心理健康主要靠预防而不是靠治疗,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正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面对生活,每天笑着对世界说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