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书院
|收藏|设为首页
【社会实践心得辑】听红旗渠英雄讲修渠故事——“追忆红色队”社会实践心得
作者:黄雨晴 曹情情 艾芳芳时间:2018-07-20浏览次数: 655

首先,当我得知在大一有社会实践这门必修课时,内心是很愉悦的,有这个机会可以去了解社会,提升自我。第一次听到大学生“三下乡”时带着懵懂,后来通过了解开始渐入佳境。最开始的策划可行性不高而没有选择,只能拆队。队员们一起在网络上浏览了许多做红色文化传播的学姐学长们,我们觉得他们在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都是第一次凭什么我们就会不如他们,期待着能和他们一样棒。红旗渠在省内,也很红,就开始策划方案了,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先后修改了78次的策划方案,我积极的配合,一直在寻找与众不同的特色。

期间,还有学生会任务在身的我不好平衡学习、策划、工作的关系,一个人经常会差点承受不来。不过一直受冷眼的项目最后成了校级重点,觉得很幸运吧。它增了我不少的信心。

真正参与了实践其实是很紧张的,策划案上短短的几个字实际上需要缜密的分析,列出好的行程安排与活动预案。我们来到了红旗渠,这个世界第八大奇迹,它确实震撼了我。在纪念馆里面,我看到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旧的棉衣,一张张已经泛黄的报纸,这些都是当时修渠工人们的真实写照啊!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他们用双手建设了今日繁华富强和谐的林州,用坚韧的意志孕育、形成、发展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令我感受颇深的是召集好小学生们,他们满怀期待的表情,是那样的纯粹,就像他们的心灵一样童话般的美好。当我拿起教鞭一字一字点给他们读时我真的很希望他们能够理解,真的做到懂得珍惜。教授完毕后他们人人说出自己的梦想时,那一刻的他们,如此的可爱。

其次是采访老人时依然很是紧张,虽然和老人聊天的技巧不太懂吧,再加上林州话事先没有学过,就用普通话和老人进行交谈。在这次采访修渠老人的过程中,修渠老人们回忆了当年在修渠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情。田家沟的常聚金老人,他说到曾经在修渠过程中不慎掉入河里,当时正值冬日啊!我心里的钦佩之意顿时油然而生。这是多么大的考验呀!就当时的那种条件而言,整个红旗渠都是人工修建而成,由此可以想象在修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是多得数不剩数的。修渠老人为红旗渠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奉献者。一身破衣旧衫,满脸风尘,状如乞丐,吃的红薯面,生活艰苦。这突然让我想起余秋雨先生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文章《信客》,“他们的谈话,若能记录下来,一定是历史学家极感兴趣的中国近代城乡的变迁史料,可惜这儿是山间,就他们两人,刚刚说出就立即飘散,茅屋外只有劲厉的山风。”(这里的他们是指老信客和年轻信客)。如果从他们信客的角度为素材来写变化的话,那应该是改革开放最真实生动的变化。同样在我看来,这些修渠老人参与修渠的记忆可以称的上是一部伟大的红旗渠历史了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正是他们的象征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青少年应该学习并弘扬的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追忆红色队的红色精神。

吾日三省吾身,今日我细细回味了下这一段的生活经历。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没有家长陪伴的旅行生活,这段时间我发现许多能力在一瞬间被激发出来,我体会到了社会实践的价值所在。第一次作为“领头羊”的我在开始其实是很开心激动的,随后要考虑的事项太多,经历过被否定的失望、被误解的心烦、被推脱的懊恼。让我这个从小在家就被呵护备至、宠爱有加的独生女厌恶自己,质疑自己的能力。这些天我的心情五味陈杂,虽然经常会有想逃避的念头,都自己冷静冷静,听听音乐调节调节了。我要经常保持喜怒不形于色的姿态面对生活的蹂躏。

下决心做事情,倾注百分百的热情与努力却不一定能办得成功。但你若有所保留,不想费那么多神,还不如不做。

实践生活已经画上了个句号,我们日后要改变的个人缺点还有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并且多给自己创造能锻炼的机会,人的潜力无穷,只要你敢想敢做,定能成功。


  

  

 


社会实践
Sincerity Academy